1.福特:不仅在老家难挣钱,现

2.国产BBA都是指什么汽车品牌?

3.长安汽车换新LOGO,对汽车的销量是否会有影响?

4.专访董明珠:速度增长的意义在哪里?

长安汽车2022年营业利润率_长安汽车营业利润分析

长安汽车也是非常缺芯片的,目前即便是传统的燃油汽车也出现了电子化的趋势。车内的导航系统、无线网络等等的都用到芯片。目前电子元器件占汽车成本的比重已经上升到了40%,需求是越来越大了。去年疫情出现之后,业界普遍预测需求会下滑,所以没有在芯片方面备很多的货。

因为中国市场的带动,汽车行业率先进入到复苏的通道。而因为电子产品需求的挤压,芯片代工企业没有办法把产能挪到汽车芯片方面。加上汽车芯片不是高端芯片,利润率不高,芯片代工企业也就没有很强的动力去做这种产能上的调整。

全球的芯片代工企业就是那么几家,前五家一次是台积电、三星、格芯、联电和中芯国际,这五家就占了全球芯片供给量的90%左右,而七纳米制程以下的高端芯片更是只能由台积电和三星来生产。而芯片代工领域是需要很强的技术积累的,而且呢投入很大、见效很慢,失败的风险很高。也就是说呢不是你有钱建一座工厂,马上就能够生产出合格的芯片。

福特:不仅在老家难挣钱,现

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

源自群经之首的《易经》,成书时间能够顾追溯到西周,可见安危、存亡、治乱的辩证思维,深深地刻在中国人的骨子里。

以至于我们读小学时就知道了居安思危的道理,浩瀚历史长卷中,类似案例数不胜数。最近刷爆汽车圈的,是7月13日长城汽车成立30周年之际,长城汽车掌舵人魏建军的一支名为《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的短。

连续多年汽车销量超过100万辆,中国汽车品牌的领头羊,单车利润率行业最高,2019年营业总收入接近1000亿,这样的长城汽车,竟然在30周年庆这个本应该锣鼓喧天鞭炮齐鸣人山人海的荣光时刻,说自己挺不过明年了?

有人认为魏建军是在“作秀”。

毕竟长城汽车的营销水平,与之前相比早已不可同日而语。随着WEY品牌的诞生与发展,被迫走到台前的“保定车神”一步步蜕变,实现了极具国际范儿形象的“Jack?Wey”的华丽转身。无论是马拉松跑男,赛道狂人,还是Poating之狼、时尚先生,Jack?Wey都能轻松驾驭。

同样让人叫好的还有长城大炮、哈弗大狗、欧拉白猫车型命名上的脑洞大开,还有积极参与直播带货、综艺冠名等跨界活动,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出圈的现象级。

据说,哈弗大狗最初的定名,就是魏老板的想法,他想要的是一个能过脱离于哈弗F系、H系、M系之外的新名字,一个能够赢在起跑线上,真正走进用户心里的新名字,而后,事情的发展你们就都知道了,哈弗大狗便通过网络投票的形式,顺理成章的敲定了。

也有人认为魏建军是在敲警钟,其实行业的警钟一直长鸣。不过,魏老板说长城汽车“命悬一线”,也是真得悬。

魏建军骨子里就是那种具有强烈危机意识的人,“死也要转型,不转型就要死,死也在所不惜”,“中国汽车一定要走出去,死也要死在国外”,他的言论中关乎最多的就是企业危机、生死、苦战、转型,变革等等忧患意识很浓的词汇。

在他看来,长城汽车过去30年取得的成就,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中国改革开放的时代和中国汽车产业的红利,今天的长城汽车,或将“命悬一线”。

中国汽车品牌一哥,吉利集团总裁、CEO安聪慧也曾发出过类似的论断,“要先活下去,每一天都如履薄冰”。

汽车行业,在2018年的尾巴,结束了连续28年的销量增长,出现了1990年以来的首次下滑。当大家乐观估计熬过2019年尾巴,祈盼中国车市终于向好之际,又被突如其来的疫情完全扰乱节奏。

今年,被认为是过去10年最差的一年,或许也将是未来10年最好的一年。汽车发展红利消失殆尽,全球经济下行板上钉钉,合资车企下探围剿,新势力造车头部企业异军突起,给中国品牌传统车企带来的巨大压力可想而知。

长城汽车,上半年累计销量39.5万辆,连续4个月环比增长,但是乘用车板块累计销量只有29.9万辆,同比下滑30.2%,甚至跌出排行榜单前10。而竞争对手吉利汽车同比下滑幅度只有18.6%,长安汽车实现了4.1%的逆势上扬。

SUV是长城汽车绝对的拳头,在2019年已经出现了同比5.58%的同比下滑,而销量担当哈弗H6虽然牢牢坚守住了销量冠军的宝座,但长安CS75PLUS、吉利博越PRO、传祺GS4都在2019年完成全新换代,产品力大幅提升,对其步步紧逼。

承担着长城汽车“品牌向上”和“走出去”双重战略重任的WEY品牌,甚至赌上了老板的姓氏,与同期诞生的领克品牌相比,似乎并没有太多优势,且受到市场的严重挤压。试想,魏老板的压力怎能不大?

命悬一线的长城汽车如何破局?

一封公开信,似乎给出了答案。

作为对《长城汽车挺得过明年吗?》的回应,在长城汽车成立30周年之际,魏建军在长城汽车官方微信号上正式发布了《致长城汽车伙伴们的一封信:长城汽车如何挺过明年》,宣布即将进行一系列改革,并将之比喻成锥子,不但要扎痛扎醒那些希望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当下的人,甚至要“针针见血”。

表面上,是即将进行的组织架构调整。

一是要将品牌、商企、研发部门打通,在商品的企划阶段,营销和品牌公司都要参与其中,就要关注竞争,关注市场、关注消费者,以获取更多更有价值的信息。

二是要将“作战单元”打通,通过流程和数字化变革推进,强化品牌公司管理,品牌公司各作战单元要能够触达用户,“要让听得到炮火的人做决策”。

魏建军将作战单元比作丰田汽车的“CE(Chief?Engineer)制度”,所谓CE制度指在开发每一款汽车产品时配备一个单独的开发团队,CE作为整个环节的中心要与企划、研发、生产、营销等多个部门进行沟通协调。其的地位、权力都很高,可以直接向社长或者董事会汇报。

实际上,是长城汽车要抵达用户。

抵达用户,似乎是所有传统车企的痛。因为汽车制造企业的属性,因为传统4S店的销售模式,当批量下线的汽车交付到经销商的手里,厂商与车辆之间似乎就没有了关系。

而如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数字化转型、智能化转型成为必然,这也是长城汽车为代表的传统车企向全球化出行科技公司“蜕变”的重要选择。

今年4月份,有爆料称长城汽车已经在内部设立了一级部门——数字化中心,而魏建军的公开信也将这一爆料证实,?数字化中心业务面向哈弗、皮卡、欧拉WEY等所有汽车品牌,涉及的业务包含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数字化营销、数据中心、用户运营平台等。

数字化转型,是在长城汽车在品牌高端化和“走出去”战略之后发起的又一次攻坚战,而能否做好用户运营,是否能够真正抵达用户,是数字化转型的关键因素。?

魏建军透漏,长城即将成立整个汽车行业中第一个产品经理中心以及第一个用户评价中心,同时还会配备用户体验官岗位,前者主要负责整车智能的设计和研发,后者将在内部不断向产品经理发起挑战,以此促进用户体验的快速迭代。

“面向用户调整组织,最优的流程,就是组织可以跟着流程变,只要流程需要,只要能够快速响应用户,增加顾客的黏性,增加销量,长城汽车的组织就可以随之而变。”

能够读得出,为了抵达用户、链接用户,魏老板拿出了非常大的决心。?

而我们一开始提到的“作秀”,何尝又不是一种抵达用户的做法呢,放下身段,真正做到接地气的营销,只不过,魏建军并不满足于此,他要的是企业数字化转型和产品数字化转型。

所有的转型或变革,都会有新旧势力的博弈,都会有阻碍,会有挫败,失败并不可怕,没有危机感才是最大的危机。

长城汽车要求员工每天进步一点点,那些希望躺在功劳簿上享受当下的人,那些不符合企业文化的人,都是挨扎的对象。

所以,有些人把这封公开信看做是长城汽车人事变动前舆论准备,似乎也有那么一点道理。

魏建军并不是行业里第一个公开敲响警钟的人,但他应该是这次疫情危机之后,汽车圈内即将带领企业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第一人。

不要浪费每一次危机。危险与机会从来都是相伴而生,预见危机,把握住机会,就能够挺过冬天,迎来春天。我们期待7月20号,届时魏建军将会发表一场关于长城汽车如何发展的辩论,期待当天给我们带来惊喜。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国产BBA都是指什么汽车品牌?

财富中国500强榜单,不少知名车企再一次登上了榜单,这其中有很多我们熟悉的身影。

比如上汽、北京汽车、比亚迪、长城、长安等等,还有上升幅度最快的吉利汽车,上汽集团依旧承包汽车领域的第一名。这其中也有下滑惨重的长安汽车。

结合长安汽车近来发布的业绩报告中,可以知晓长安汽车净利下降67.54-63.21%!报告中也明确指出是“合资企业的投资收益大幅下降”,而这个合资企业不必多说,肯定就是来自长安福特了。

福特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实在是“惨不忍睹”,和同期相比下降了25%,这是从2001年福特入华以来,最大的下跌幅度。

众所周知,福特宣布轿车业务退出美国市场,受利润率的影响,说白了就是在老家挣不到钱了,就只能留下美国市场畅销的车型(比如皮卡、SUV),然后将轿车业务由中国市场生产,降低制造成本,增加利润。但是从数据表现来看,福特现在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也不好过了,长安汽车很大一部分下滑势头都来自于它。

为什么福特在中国市场不吃香了?多半是因为产品更新迭代不及时造成,比如福克斯这款主力车型,这么多年,产品换代慢,新品投放也慢,做工也比较粗糙,车型产品的优势逐渐被竞争对手追平,可替代性越来越高,难免导致竞争力下降,销量大幅下滑。福克斯,任重道远,福特品牌的背水一战离不开它的贡献。

长安汽车换新LOGO,对汽车的销量是否会有影响?

B奔驰B宝马A奥迪,国产就是北京奔驰、华晨宝马、一汽大众奥迪。

奥迪:

奥迪是著名的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其标志为四个圆环相扣。现为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主要车型有A1、A3、A4、A5、A6、A7、A8、Q1、Q2、[1]?Q3、Q5、Q7、TT、R8以及S、RS性能系列等。

奥迪集团包括母公司及其子公司奥迪匈牙利公司、quattro有限公司以及兰博基尼汽车公司和Cosworth技术公司,奥迪巴西及奥迪塞那利塔。此外,奥迪还在中国、马来西亚和南非等地设有生产厂。

奥迪是德国历史最悠久的汽车制造商之一。从1932年起,奥迪开始用四环徽标,它象征着奥迪与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合并成的汽车联盟公司。在20世纪30年代,汽车联盟公司涵盖了德国汽车工业能够提供的所有乘用车领域,从摩托车到豪华轿车。

奥迪在2008 年入选世界品牌价值实验室编制的《中国购买者满意度第一品牌》,排名第七。

奥迪轿车的标志为四个圆环,代表着合并前的四家公司。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及小客车的生产厂家。由于该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并而成,因此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德国奥迪公司制造汽车与摩托车的历史可追溯到19世纪。最初设在萨克森州的四家汽车公司——茨维考市(zwickau)的奥迪(audi)和霍希(horch)汽车公司、开姆尼--西格玛市(chemnitz-siegmar)的漫游者汽车公司(wanderer)以及zschopau市的dkw汽车公司,对当时德国汽车工业的进步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这四家汽车公司于1933年合并为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ag,以下简称汽车联盟)。从汽车产量来说,汽车联盟是当时德国第二大汽车制造公司,商品标志为四个连接的圆环,代表参与合并的四家汽车公司。世界上也就首次出现了四环标志。

二战以后,汽车联盟位于萨克森的汽车制造厂被前苏联占领军没收并拆除。此后,该公司的很多高层人员前往巴伐利亚,并于1949年在英戈尔斯塔特(ingolstadt)建立了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它继承了老汽车联盟的传统,仍以四个连环作为标志。

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和nsu股份有限公司(nsu gmbh)于1969年合并,组成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di nsu auto union ag);1985年,该公司改名为奥迪股份公司(audi ag),总部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四环标志沿用至今。

宝马:

宝马公司在1916年3月7日成立,BMW的前身是一家飞机工厂,最初以制造流线型的双翼侦察机闻名于世,前身公司的名字叫BFW,公司创始人名吉斯坦-奥托(Gustan Otto)。1917年7月20日,BFW公司便开始重组,正式名为BMW,

1923年,BMW研制了第一台的摩托车发动机,1923年末,他们特约在慕尼黑(Munich)生产摩托车,而挂有BMW商标的R32摩托车则首次在市场中销售。BMW在1929年7月9日的晨报上作了整整一版的广告,宣布进军汽车制造业。BMW第一款系列化生产汽车的就此诞生。

“宝马”的正式汉字全称为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厂股份有限公司(德文:Bayerische Motoren Werke ),是一个闻名于世界的豪华汽车品牌,总部位于巴伐利亚的慕尼黑。宝马经常被称为Bimmer,品牌在中国大陆、香港与早年的台湾又常称为宝马。

BMW公司的历史始于1916年,在中国大陆早年翻译为巴依尔。公司最初是一家飞机发动机制造商,1917年还是一家有限责任公司, 1918年更名巴伐利亚发动机制造股份公司并上市。始创人名吉斯坦-奥托在航空领域的高度成就,使他怀着很大的野心制造汽车,他后来这一决定,为汽车历史写下其中光荣的一页,那就是受到今天万千车迷爱戴的德国BMW车厂了。

BMW的蓝白标志象征着旋转的螺旋桨,这正是公司早期历史的写照。但是现任的宝马总裁却更正说,人们总以为蓝白标志是螺旋桨,其实应该是,宝马的总部在慕尼黑,德国的巴伐利亚州,而巴伐利亚州的州旗是蓝白相间的,宝马的名字又是巴伐利亚发动机公司,宝马就代表了巴伐利亚,代表了德国最精湛的发动机技术。

1923年,第一部宝马摩托车问世。五年后的1928年,BMW收购了埃森那赫汽车厂,并开始生产汽车。之后,BMW将许多汽车制造史上的杰作推向市场,这些产品不断激发出强烈的感情和人们的渴望,铸就了BMW公司作为一家汽车制造商的杰出声誉。

BMW是全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豪华汽车品牌,2002年,公司成功销售了超过100万部BMW和MINI品牌的汽车,销售纪录首次突破一百万辆;在摩托车业务上,销量超过9.2万辆,再创销售新高。在全球,BMW集团的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

一贯以高端品牌为本,正是企业成功的基础。BMW集团拥有BMW、MINI和Rolls-Royce(劳斯莱斯)三个品牌。这些品牌占据了从小型车到顶级豪华轿车各个细分市场的高端,使BMW集团成为世界上唯一一家专注于豪华汽车和摩托车的制造商。

高档意味着“附加值”,宝马身为一个高档品牌,其产品在设计美学、动感和动力性能、技术含量和整体品质等方面具有丰富的产品内涵,因此,这些品牌可以给用户提供切实的附加值。在此基础上,BMW集团期望获得较高的单车利润率,从而继续保持赢利性增长,并确保公司在未来的独立地位。

BMW集团将长期贯彻明确的豪华品牌策略,在未来几年内,这将体现在大范围内的高档产品和市场攻势上。在注重各品牌独特性的同时,BMW集团将通过推出新产品进军新领域,并把公司的系列产品推广到更多新市场。籍此,公司将跨入一个全新境界。

2008年,BMW集团销售大约140万辆汽车,实现40%的增长。同年,集团的年销售额将突破500亿欧元。

宝马作为高端汽车品牌,不仅在国内的新车市场占有较高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而且在二手车领域也均推出了品牌二手车服务——宝马“尊选”,宝马尊选二手车是宝马集团于2003年在全球豪华品牌中首推的全球统一的二手车认证项目。2005年12月,宝马在中国启动了宝马尊选二手车认证项目。

奔驰:

梅赛德斯-奔驰(Mercedes-Benz),是一家德国汽车公司,也是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以生产高质量、高性能的豪华汽车闻名于世。它创立于1900年,公司总部设在德国斯图加特,创建人是被世人誉为“汽车之父”的卡尔·本茨(Karl Benz)和戈特利布·戴姆勒(Gottlieb Daimler)。Mercedes-Benz汽车公司经营风格始终如一,不追求汽车产量的扩大,只追求生产出高质量、高性能和高级别的汽车产品。除了高档豪华轿车外,奔驰公司还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其完美的技术水平、过硬的质量标准、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令人称道。奔驰三叉星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及品牌标志之一。自1900年12月22日戴姆勒发动机工厂(Daimler-Motoren-Gesellschaft,DMG)向其客户献上了世界上第一辆以梅赛德斯(Mercedes)为品牌的轿车开始,奔驰汽车就成为汽车工业的楷模。100多年来,奔驰品牌一直是汽车技术创新的先驱者。

自从奔驰制造了第一辆世界公认的汽车后,一百多年过去了,汽车早已度过了他的百岁寿辰,而在这一百多年来,随着汽车工业的篷勃发展,曾涌现出很多的汽车厂家,也有显赫一时的,但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到如今,能够经历风风雨雨而最终保存下来的,不过三四家,而百年老店,仅有奔驰一家。

专访董明珠:速度增长的意义在哪里?

继丰田、大众等品牌之后,近日,汽车舆论从长安汽车获悉,其将用全新的标志设计。与旧logo相比,新logo首先延续了经典设计元素。最明显的改变是从色彩到图形元素本身的变化,而图形元素的变化则是最明显的。

长安汽车?换标?,新标识长得像这样,能否?立竿见影?改变销售困境

长安并不是第一个将车标由原来的金属3D质感改为统一平面风格的汽车品牌。此前,丰田和大众分别在5月和8月发布了新的标志样式。

今年长安汽车销量遭遇?滑铁卢?。2019年上半年,长安汽车整体销量同比下降31.65%,获得82.52万辆。其中,长安自主品牌累计销售39.2万辆,降幅26%,合资品牌整体下滑。同时,上半年长安汽车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298.8亿元和-22.4亿元,同别下降16.2%和239.2%。在这种情况下,长安汽车能否通过改标立竿见影,可能与几年前价格战、产品系列过多、品牌流失等问题的积累有关。

总体来看,8月份长安汽车销量仍呈下降趋势。对此,长安汽车表示:?下跌主要是受合资板块的影响,独立板块是同比双增长?,值得注意的是,由于江铃控股完成换股,长安汽车持股比例由50%降至25%。长安汽车的产销数据不再包括江铃控股的传统燃油汽车和新能源汽车。

此前,《车友》头版报道称,长安汽车将旗下所有平台的品牌标识更新为全新风格设计。新车标依然沿用经典长安标准,但立体造型更新为平面设计,全黑色车标更加简洁。

更换logo不仅是为了提升品牌形象,也是为了适应电气化时代的需要。目前,长安汽车着力推进?香格里拉?。预计到2020年,完成新能源汽车三大专项平台建设,实现新能源汽车年销量200万辆的目标;到2025年,停止销售传统燃油汽车,实现全系列产品的电气化。显然,长安汽车在新能源、智能化、品牌战略等方面都在加大力度,但效果还需要市场来判断。

至于林肯品牌要在中国制造,首先,Changan Ford还没有为它奠定良好的信誉基础。当时,林肯在售,所有车型均为进口车,但仍不得不通过大幅降价维持年销量5.5万辆。如今,定价将成为一个难题。如果在国产后维持目前的优惠价格,在消费者眼中相当于变相涨价。如果国产后的价格能低于优惠价格,长安林肯和长安汽车的利润率将难以保证。

如此看来,虽然长安汽车这次在合资品牌这方面推出很多新的车型,但是似乎看不出谁能长久的扛起销量大旗。而长安系的自主品牌销量虽然喜人但是主打性价比的自主车型售卖过程中不存在溢价,过低的单车利润很难帮助自己打赢翻身仗。

专访董明珠:速度增长的意义在哪里?

 2月19日,《中国企业家》记者来到格力总部当天,董明珠正在长沙参加《天天向上》的录制,她之前并不知道这档节目,“原来是个脱口秀,站到台上我都是懵的。”

 成为网红之后,董明珠的社会角色更加多元——企业家+网红+中国实体经济代言人+城市大使,这也使她更具眼球效应和争议性,而这一切正是她在为未来而战。

 “只能五分钟。”董明珠对等在酒店门口要求访的《中国企业家》记者表示。将近20分钟的时候,一直跟随左右的北京格力总经理周天宇打断了访,董明珠起身,半开玩笑地说,“我看给你50分钟也不一定能访完。”

 “格力手机什么时候大规模量产?”

 董明珠:“我说2017年你也不信吧?”

 “银隆什么时候推出新能源乘用车?”

 董明珠:“我现在告诉你时间,到时候出不来怎么办?

 与2012年喊出“5年再造一个格力”,和动辄就要与雷军“对赌10亿”相比,董明珠出语依然犀利,但又有了一些不同,那就是很少再去昭告什么“大目标”。

 也许,在高调展示了格力的野心之后,现在董明珠最需要的,是外界对格力的信心和耐心。

 突围

 “这些地方都是要扩建的,今年压力山大。”

 顺着技术员陈庞手指的方向,新厂房用地已经用围栏围起,但尚未破土动工,约有上百个大货箱占据了道路两侧,里面是精度最高的数控机床,用来加工格力机器人所需要的核心零部件。

 最近,格力将原来的智能装备业务拆分成为三个部分,南水的工厂主要生产机器人,北岭的机械所主攻自动化的生产线,而目前这个坐落在暨南大学的旧厂房则主要进行上游技术的研发。

 董明珠说这称不上什么“大动作”。相对千亿级的空调业务,智能装备还只是格力一个“微不足道”的小单元。2013年,它只是自动化设备制作部,2015年有了2000台机械手的产出,也成立了智能装备有限公司,独立运营。“之前都是内部消化,今年开始对外销售了。”

 按照董明珠一贯的思路,格力的产品从内到外都必须实现自主研发,比如推出洗衣机,那么就要先生产出内部滚筒模具,而不是像其他企业那样依赖外部购,这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成本。“国外进口的需要300美元一个。”

 格力的模具厂2016年正式对外营业,好多订单都是此前并未涉及的领域。最难的一个任务来自于欧洲某顶级汽车品牌,模具厂的技术员周阳指着那个进风口部位的模具说,这上面很多孔洞,难度是最大的,很多国内的模具厂都不敢接。据说,当时的协议非常严格,如果不能按期交付,生产线每出现一分钟的延误,就有可能赔偿几千美元的损失。

 珠海格力总部全景

 这个活儿也是董明珠给“揽”回来的。像其他部门一样,模具厂会接到老板很多“奇思妙想”的要求。前几年在北京开“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时候遇到雾霾,董明珠回来就想做一个不耗电的空调,工程师最开始都表示不可能,可是在她的要求下,两年之后格力推出了光伏空调。

 “一个新技术的研发,在研制过程中失败多少次,损失了1个亿、2个亿,只要研究的方向没有错,我都是允许的,”董明珠说,“没有理由说一研究就要成功,但是最后一定要成功。”

 这样的压力让周阳经常晚上都睡不着觉。

 “有最后出不来的吗?”

 “董总说的那些,还真没有完不成的。”

 在董明珠看来,“当一个人说没有压力的时候,基本上是不可能再进步的。企业发展本身就是不破不立的。”

 智能装备业务也是在三年的漫长推进中,才终于有了可以“拿得出手”的机器人。最初,第一代基本上就是组装产品,到了第二代有了一些零部件的自我研发,但是核心产品依然是从德国、日本进口。到了第三代才有了一个大的突破,机器人里面的减速机、控制器、电机三大核心元件都可以内部生成了,借此砍去了1/3的成本。“否则投放市场,是没有价格上的竞争力的。”陈庞说。

 同样的事情,放在另一国内家电巨头美的身上,可能是不同的故事版本。

 2016年,美的斥资百亿欧元,一举获得了拥有百年历史的工业机器人公司库卡95%的股权,2017年美的或许将在机器人领域再次出击,最近有消息称,此次其目标为一家有着30年历史的以色列机器人公司。有人认为,收购的方式能够更快地使企业切入这一市场。

 “中国企业除了并购,难道就不会别的了?”对于这个问题,董明珠毫不掩饰她的反感,“现在很多企业经常讲,我们创新了,跟别人合作了,买了哪个技术了,但我认为买的只是人家的过去,如果它有未来,它不会卖给你,是吧?”

 在董明珠看来,技术就像一个生命体,是动态进化的。买入了技术,却没有跟着技术一起成长的团队,那么很难实现技术的再升级,“你买的东西越深奥,你越搞不懂。”

 对于很多企业来说,并购是一条占领新兴机会的捷径,最直接的效果是扩充企业规模。

 作为空调业无可争议的“老大”,格力在国内空调领域的市场份额已经超过40%,是否已经碰到增长的“天花板”呢?格力电器的董秘望靖东对《中国企业家》杂志的记者说,2016年清库存的效果很好,格力历史包袱基本上甩得差不多了,与此同时,格力也迎来了有史以来最好的利润率。中央空调和海外市场都成为新的增长点。

 相比于内销市场,格力的海外市场一直都进展平缓,如今格力的产品已经在全球16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销售,巴西和巴基斯坦也建立了生产基地,但是外销业务的收入占比一直不到20%。

 “现在占比不大,不过从另一方面看,未来才有一个更大的增长空间。”望靖东将格力的海外布局称之为“农村包围城市”的策略,即首先在中东、非洲、东南亚,下一步再深度开拓欧美市场。

 品牌和渠道是两个最大的阻力,这是海尔以55.8亿美元的高价竞得GE家电的逻辑,也是美的买入东芝家电的逻辑,可以同时获得现成的品牌影响力和分销渠道。但格力却依然坚持自己的逻辑。

 “这些品牌和部门现在自身盈利能力都比较低,中国企业拿过来能不能改造它的利润?不能说只是拿过来一个品牌,利用中国的一个成本优势去扩张,这不是格力国际化的目标。”望靖东说。格力宁愿起步更慢、更艰难,但要更扎实。

 在一位业内人士看来,格力和美的的不同选择,表面上是经营策略的差异,实际上代表了中国制造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两种路线分歧。“是迅速做大,还是稳扎稳打?”

 “速度增长的意义在哪里?”董明珠反问。

 冒险?

 格力需要速度吗?

 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格力仍然以每年200亿的加速度增长的话,那么董明珠所遭受的非议可能就不会出现了。

 转折点在2015年。2012年,格力电器营收首次突破千亿,董明珠提出了“2018年2000亿”的目标,此后两年,格力顺利实现了每年200亿的增长任务,直到2015年,全行业都陷入整顿和萧条中,格力也未能幸免。

 做了格力20年经销商的袁亮(化名)见证了最艰难的一年,“多年的库存压力都集聚到2015年,一下子爆发了。”

 在这一年,格力的营收和净利润双双下滑,那些对格力和董明珠的质疑也因此开始放大,有人说董明珠的两千亿目标是“”,有的则将格力的业绩下滑归咎于董明珠的一意孤行和多元化策略的失误,格力做手机也成为批评她“冒进”的一个靶子。

 “自己的产品自己没信心,别人怎么有信心?”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董明珠都坚持格力手机是最好的,甚至在跟上级领导见面的时候,也会第一时间推销手机。

 一直以来,董明珠都是一个对自己的判断很笃定的人。

 客观上来说,格力做手机并没有先天优势。从技术层面来说,格力授权的专达15862项,但其中没有几个跟手机业务相关,从生产角度也存在短板,按照董明珠的说法,格力手机没有量产的原因就是产能跟不上;再说到渠道层面,目前,格力二代已经在京东商城开始销售,但线下却尚无布局,空调和小家电的传统渠道优势或许难以借力,“我们这个渠道卖手机不太可能。”不折不扣的格力“粉丝”袁亮认为。

 “手机坦率来讲不是我们的强项,确实挑战还是挺大的。”望靖东说,“不过我觉得追求极致、追求用户体验的这种理念运用到手机研发里面,就是格力手机的竞争力。”

 董明珠的内心就没有一丝怀疑吗?

 “为什么要怀疑自己,我从来没有判断失误过。手机也是一样。”董明珠说,“并不是说我今天生产手机,就意味着马上实现几千万台,是有一个时间沉淀的。”

 2015年年底,格力成立了通信技术研究院,目前,在格力电器珠海总部,已经建有两条手机生产线,但处于“绝对保密”状态。董明珠2017年的`“目标”之一就是手机的大规模开售。“现在我最担心的,就是供不应求。”

 同样坚决的,还有对银隆的收购。

 一位格力员工曾经评价董明珠是一个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毕竟,当格力电器对银隆的收购搁浅之后,很多人都判断董明珠会就此收手,抛弃“造车”这个看起来不切实际的想法,谁又能想到她会以个人投资者的名义,以全部身家去做一件大家都不看好的事情呢?而这也是董明珠认为“在2016年最得意的事情”。

 格力电器2月21日发布的最新公告显示,董明珠个人在银隆的持股比例已经占到10%,据之前银隆股东众业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在2016年12月底的公告,董明珠当时还只是排名第五大股东,占比7.4627%。这也意味着近两个月内,董明珠又进行了为数不少的追加投资。

 “错过珠海银隆,格力将错过一个时代。”董明珠没能阻止格力与银隆的“失之交臂”,不过,她以自己的力量又将两者拉回到谈判桌前。

 刚刚,两者签订了未来一年的相互购协议,总额不超过200亿人民币。其中,格力向银隆购新能源车辆及储能设备,预计10亿元,最主要的是银隆作为买家,预计向格力购80亿元的智能装备,还有110亿元的工业制品,其中包括电机、电容、模具、汽车空调等。格力电器的公告中提到,珠海银隆在2017年目标为实现30000辆左右的新能源车辆销售。

 “汽车领域对空调的效率、效能有很高的要求,尤其是新能源汽车的要求会更高,这也是格力的优势,这里面大有文章可做。”望靖东说格力之前的收购也是对此作了全面的了解和分析,所以未来两者的业务共振应该会更多。

 而从董明珠的角度,对银隆的并购看重的并不仅仅是短期内的业务协同,更重要的是未来一个更加广阔的市场。

 “新能源汽车已经能让我们和其他国家站在一条起跑线上了,它是创造性的改变,不是模仿性的改变。”董明珠说,“产品本身就应该是环保的,否则都做破坏环境的事情,再去搞环保,不是废话?”

 2014年,董明珠获聘为联合国城市可持续发展宣传大使,这也是她诸多公共角色之一,2017年2月16日,她与娃哈哈集团董事长宗庆后、TCL集团董事长中国长安汽车集团董事长徐留平一起,成为中国实体经济的代言人;而在2017年的全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作为人大代表的董明珠也将提交与实业相关的议案。

 “我觉得供给侧改革提出来以后,做的一件最大的事,就是要用倒逼机制,要求企业必须严控质量,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就不能流通到市场中。”董明珠经常提起一些检测机构与企业之间“互行方便”的案例,前者不是“把关”产品质量优劣,而是看关系深浅。

 “有些企业死掉就死掉,有什么关系,我觉得很正常。劣质的东西淘汰就很正常,为什么要把他们保护下来呢?”在她看来,中国制造整体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但很多企业家需要从观念上去转变,“潜心修炼,不要浮躁,不要急功近利。”

 原则

 尝了两口面前的小点心,董明珠说太甜了,连同桌上刚刚剥下来的橘子皮,用纸包起来,起身扔到了垃圾桶。

 跟董明珠稍有接触都会发现,她是一个心细如发的人。一位格力的员工对记者说,董姐几乎能叫出每一个访过她的人的名字,甚至记得当初提的问题。只要在格力总部,她几乎每天都会在车间巡视,对格力的产品性能、厂里的技术和设备都很熟悉,格力刚刚推出的蒸汽洗车机,就是她给起的名字——杯水车新,很好地概括了产品“1升水就能洗净一台车”的功能。

 “领导把小事管好了,企业就没有大事了。”董明珠说,而她管理小事的方式,就在于“挑错”。所有格力产品的外观都要经过董明珠的审核,如果觉得不漂亮就要打回重做;即使在偌大的车间,空调温度有一两度的变化,她也一进便知。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董明珠在企业坐镇,整个厂区的神经紧张度都会陡然增加。

 “要求高、标准高,这一点确实让大家的压力很大。”望靖东从2002年就进入格力,是和董明珠共事十多年的老员工,“要求一个事,就要马上做。上午布置的,下午就要出结果,是没有任何商量余地的。”

 “她会经常发脾气吗?”

 “发脾气的时候很多啊。她的容忍度比较低嘛,所以发脾气的门槛也是比较低的。”望靖东说。

 董明珠也毫不掩饰自己火爆的脾气,在《鲁豫有约》的节目中,由于员工没有准时安排好车,董明珠马上就发怒了,“不把你们撤了才怪!”即使已经下班了,在车里看到员工边走边用手机,她也会嘟囔一句“这样对眼睛不好”。

 “重复的错误,低级的错误,她是很难容忍的;如果是原则性的错误,她会发很大的脾气。”望靖东说。

 董明珠曾把自己的管理概括为一个“狠”字,对员工狠,对自己更狠,提到对自己的要求,她说,“管理,不允许犯错;战略,不允许犯错。”

 而今,格力的员工已经超过了7万人。在一次访中,董明珠曾经提到一件小事,以前格力园区有垃圾桶,可是垃圾还是随处可见,后来干脆把垃圾桶都撤掉,颁布一条规定,谁扔垃圾开除谁,结果100多万平方米的公司里反倒彻底清洁了。因此,她觉得一定要强调制度,“100个人,如果各自乱走的话,那肯定不成队伍,就要像军人一样统一步调。”

 “制度建设里面最重要的是什么?”

 董明珠:“领导者也要融入其中。”

 “怎么理解?”

 董明珠:“你自己首先要遵守这个制度,如果作为领导者都破坏了这个制度,你再训斥也没有用。只有身先立行,之后怎么训斥他,他都觉得应该的。”

 有人把董明珠称为家电女皇,这不仅仅是因为格力在市场上的江湖地位,有一部分也是因为董明珠的“大权在握”。如今,卸任集团董事长的她依然在格力电器身兼董事长和总经理双职,连她自己也不避谈“集权”,“在决策上一定是集权的,但在执行上,是分权的。”

 这套机制如何来发挥作用呢?望靖东在访中谈及一个故事,在滑铁卢战役中,拿破仑把1/3的兵力都分给了格里希元帅,派他去堵截普鲁士。后来,即便滑铁卢的炮声都传过来了,格里希手下的将军都不断劝说要调转马头回去增援,但是他却坚持执行拿破仑的命令。而如果他能够随机应变的话,胜负就是另外一个局面了。

 “在面对复杂的局面时,负责人也要根据战场的变化随时调整战略。如果事事去请示,去汇报,其实也是不负责任、没有担当的。”望靖东说,“有些事情,董总也在了解、学习、提升的过程中,这个时候我们也要不断去解释,去说明。如果解释充分,她是可以接受的。”

 不过,在原则性的问题上,则没有任何的商量余地。

 “年轻人都很有,都急于成功,所以往往做出的决定,都有点急功近利,这一点我不是太认同,我宁可输,也不愿意那样去做。”在谈到最近她参加的一档秀节目中与搜狗CEO王小川的分歧时,董明珠说:“依靠破坏规则的方式去赚取暴利是一种错误的商业观,节目应该避免这样的价值导向。”

 “坚持原则的情况下,结果不好也没关系吗?”

 董明珠:“可以这么说。”

 博弈

 每天五点半,格力厂区的广播如时响起,员工稀稀疏疏地走出公司,这是最早离开的一班人,更多的人会留在这里直到深夜。格力的大巴车间隔半个小时一趟,一直到晚上十二点才会送走最后一批。

 从一个企业的生命周期来说,二十多岁的格力已经进入了成熟期。就像一台系统精密、流程严谨的机器一样可以自如运转。董明珠说即便她出差在外,格力的监督机制和实行制度也能够保证这家企业正常运行。但如今格力需要的是突破。

 “循规蹈矩地运转肯定可以,但是,现在其实要做的是能发现问题,我的角色如今不是再去讲怎么做,而是尽可能去找问题了。”

 而且,这个企业或许也还没有成熟到能够自我保护的地步。2016年的险资举牌,就让格力电器经受了一场虚惊。

 “没什么好惊的,格力又不是万科。”董明珠在接受《中国企业家》记者访时表示那个时候她并没有丝毫的担心。

 但是格力其他的员工却没有这样的淡定,望靖东谈起当时的情形,就表示公司很多人还是挺担忧的,对方的目的是什么?资本进入之后会带来什么影响?万科、南玻的前车之鉴就在眼前,格力会不会重蹈覆辙?

 “我觉得这个事情放在任何人身上,肯定是有压力的。如果董事长和掌舵人,也去谈焦虑的话,那么这种情绪在下面就会更放大了。”望靖东说,那个时候,董明珠就告诉他们,天塌下来,首先是她顶着。

 1月18日,深交所网站披露,董明珠在1月16日增持格力电器13万股,这已经是其在一个月内第二次增持;格力其他三位高管也分别在2016年底进行数目不等的增持,四人相加总计近4000万。这会是一种有意识地增强管理层控制权的集体举动吗?

 望靖东否认了这个解释,“还是出于对企业前景的看好,数目也不是很大,还上升不到强化控制权的高度。”

 在很多场合,董明珠都谈到自己与格力的那种“生死相依”的关系,对她而言,董明珠就是格力,格力就是董明珠。一位离职员工在接受媒体访的时候说到,出事情的时候,大家都会骂董明珠,但是要选择谁来主持格力大局,还是会选她。“除了她,还有谁呢?”

 这也是2018年格力电器董事会换届的时候,股东所要考虑的问题。 ;